10月8日至9日,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大洲突围赛举行,全球15强诞生。
在刚刚结束的大洲突围赛两场平行比赛上,来自五大洲的30位选手横跨11个不同时区,通过线上“云赛场”的方式,首次进行同场比拼。比赛分“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部分,两个环节累计分数为选手总得分,最终各大洲累计成绩排名前三者晋级全球15强。
大洲突围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主持,同时邀请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院长赵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鞠萍以及汉语推广大使朱力安担任嘉宾评委。同时现场还有“汉语桥”往届选手刘正熙、刘大树、苏小小等外国友人组成的加油团。答题过程中,现场嘉宾与身处五大洲的30位选手共同探讨汉语的博大精深,分享学习汉语的乐趣。
30位选手同时在线比拼
多元考题展现中文之美
在上下两场大洲突围赛中,“客观选择题”从汉语读音、诗词典故、体育知识、地域文化等全方面进行考察。其中,既有体现选手对中国传统文化熟知程度的题目,也有生态环境、奥运会、中国航天发展等考题,并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短片等多种出题形式,从多个维度考核选手的中文水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开场以《论语》为主题的第一道考题环节,赵杨教授为大家讲解了中国古文中的通假字现象,几位选手也分享了他们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虽然是比赛,但中国传统经典中的话增加了选手们欢聚一堂的喜悦。下半场“李白的朋友圈”一题,虽然难倒了不少选手,但他们依然表达了对中国诗人的喜爱,并讲述了学习中国诗词的体会和对他们的影响。
在一道有关“春节”的考题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迎接零点钟声的贺词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从评委到选手,纷纷回忆起自己在中国过春节的美好经历,中国的春节习俗也成为他们难忘的体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也成为选手何书仪心中对中国春节的印象。在另一道关于“天气预报”的考题中,来自五大洲各地的选手,通过镜头实时分享了他们目前的天气情况。虽然天气各有不同,但对中文的热爱成为大家共同的连接。
现场播放的视频短片中,“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大熊猫降级”等今年热门话题同样引发热议。赵杨教授首先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田”与“径”两种比赛类型的不同之处。接着,选手相继分享了自己对本届奥运会的印象。其中,乒乓球成为大家喜爱度最高的运动项目,马龙、吕小军、苏炳添、杨倩、全红婵等中国运动员也受到许多选手的赞赏。关于中国国宝大熊猫降级一题中,专家讲解了“濒危”与“易危”的区别,随后几位选手分享了各自国家的国宝。
在上半场,总台主持人朱广权、文静通过一段押韵短片带来关于汉语“韵律之美”的考题,赵杨教授分享了翻译家许渊冲提出的“汉语是艺术语言”,各地选手也通过用中文表演说唱和快板展现出了这份独特的韵律美,鞠萍姐姐则以“汉语桥”走过20届为主题,诠释了戏曲中的合辙押韵。关于中国传统乐器,国乐艺术家方锦龙通过在长城独奏乐器引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诗中关于琵琶的考题,几位选手也分享了他们学习中国乐器的难忘经历,大家共同品味中国音乐的魅力。
下半场,总台主持人王世林讲述了中国航天的发展,特别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引出中国航天中那些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浪漫名字。记录老北京声音的秦思源通过一段vlog引出关于“老北京吆喝声”的考题,并触发众多选手和加油团学长分享自己记忆深刻的家乡吆喝声,现场互动气氛活跃。
中文演讲传递思想主题
决出15位选手成功晋级
在“主观表达题”环节,选手们根据线上抽签的图片进行命题演讲,考验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来自蒙古赛区的腾格斯根据图片信息讲到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环保问题,对于他层次清晰、发音准确、自然从容的表现,几位评委老师纷纷称赞,“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引发受众共情,他做到了。”
美国赛区选手李晓雨通过图片中众人赛龙舟的画面,不仅解读了中国人在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还总结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表达很完整,主题很准确,语言表情很到位。”她的表现也获得了评委和加油团的赞赏。来自尼日利亚赛区的何书仪通过一段角色演绎的表现方式,展现了图片中两位老人直播带货的场景,一气呵成的小品方式让现场嘉宾深受感染。
经过两场大洲突围赛的比拼,亚洲组的丽莎和罗春凤积分相同,欧洲组的罗迪娜和莫珉豪积分相同,于是进行了平分加赛环节。最后,丽莎和罗迪娜晋级,罗春凤和莫珉豪遗憾离场。
接下来,15强选手将进行两场大洲冠军赛,各个大洲总分排名第一的选手将成为洲冠军,进军总决赛角逐全球总冠军荣耀,赛事过程近期将在央视频以及“汉语桥”俱乐部app播出。